神經卡壓性疾病
周圍神經卡壓(entrapment)性疾病是常見的手外科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手部嘛痛、
上肢無力、逐漸出現肌肉萎縮。隨著對該疾病認識的深入,很多曾經被誤認為是神經內科疾
病的手麻肌萎患者得到了及時的診治。
一、上肢神經卡壓性疾病
(一)正中神經卡壓癥
自1854年Sir James Paget最早描述了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腕管綜合征以來。至
今已有140余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通過許多學者在臨床和解剖等多方面的不懈探
索,逐漸對其病因、解剖基礎、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方面取得了較完美的一致的學術觀
點。該病以手麻痛,特別是夜間麻痛加劇、有麻醒史、活動后手庥好轉為主要臨床特點。它是
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在臨床上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多見于中年女性,診斷比較容易。
正中神經在肘部行走于不同起始的肌腹之間,而且這些不同的起始還存在變異.在旋前
圓肌和指淺屈肌處的正中神經的途徑上可能還存在有腱弓。Dellon認為這些解剖結構造成
了正中神經在肘部的卡壓,稱旋前圓肌綜合征。1951年Seyffarth已對該病例作了詳細描
述。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感覺和運動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診斷亦
不難。1952年Kilon描述了前骨問神經卡壓癥后,引起了臨床上的重視。由于該癥主要是造
成屈拇長肌、示指的屈指深肌及旋前方肌的功能障礙,所以臨床表現主要是拇、示指無力。而
感覺正常,主要體征是Pinch—Grip征陽性,即拇指與示指作對指動作時呈方形畸形.不能形
成一個圓圈,是本病的診斷依據。
(二)尺神經卡壓癥
1861年年輕的解剖學家Guyon已研究了腕部的尺神經管,并看到尺神經在此分為運
動支和感覺支,同時指出尺神經在腕部存在被卡壓的可能性。1908年Jay Remsey/Hunt報
道了尺神經在腕部卡壓的病例,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手尺側一個半手指的感覺異常和手內在
肌的萎縮。與肘管綜合征的鑒別是該癥的環小指背側及掌背部尺側感覺無異常,這是因為尺
神經腕背支沒有受到卡壓。
1878年,Panas報道了尺神經在肘部受壓的病例。1918年Adson提出將尺神經松解后前置到肌肉內治療尺神經對肘部的卡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法一_直沿用至今。該病有多
種名稱,曾被稱為“自發性尺神經麻痹”、“肘部損傷性尺神經炎”、“特發性尺神經炎”。國內常
用“肘管綜合征”。1 988年Mackinnon和Dellon主張用“肘部尺神經卡壓”命名.我們認為此
名最適當。目前認為反復的伸屈時關節使尺神經在肘后的骨纖維管內受到反復的牽拉、摩
擦和擠壓是造成肘部尺神經卡壓的主要病因。
(三)橈神經卡壓癥
1932年,Wartenberg報道了前臂橈神經淺支卡壓綜合征,后人稱之為Wartenberg病.
以后不知何故逐漸被人遺忘。1 986年Dellon再次報道32例該病,又重新引起臨床上的重
視,近幾年國內報道較多。該病是由于橈神經淺支從肱橈肌深屈穿過肱橈肌和橈側腕長伸9『l
的肌腱肌腹交界處受到卡壓,而產生了手背橈側的麻痛和感覺的改變。臨床上并不罕見。該
癥用局封治療有良好效果。
1968年Spinner在尸體解剖中發現前臂骨間后神經(橈神經深支)在前臂的行徑中經過
一個纖維弓的下方,是骨間后神經卡壓癥的解剖原因。此弓是Frohse在1905年首先描述.
故稱Frohse弓。l 995年黃耀添等認為從解剖學研究看到Frohse腱弓、橈側仲腕短肌內側
的腱性緣和旋后肌管出口處遠側腱弓,均可卡壓骨間后側神經。1 990年陳德松等在臨床上
觀察到在橈返動脈發出的分支跨越骨間后神經的情況亦很常見,切斷橫跨神經的血管后可
見其下方的神經有明顯的壓跡。該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肘外側不適、酸痛,伴伸拇伸指無力.
逐漸發展為伸拇伸指不能。1972年Roles和Mendsley報道了橈管綜合征.該病的特點是前
臂近段疼痛而沒有運動障礙,并提出,使肘外側疼痛的病因解釋更加全面了。1990年Posner
認為橈管綜合征和骨間后神經卡壓癥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前者病變范圍更加廣泛。孔令震指
出橈管綜合征是橈神經及其分支,主要是骨間后神經受壓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的統稱。因
此,他將橈神經因異常血管和纖維束或神經變性所致的橈神經麻痹(體征包括腕下垂)亦歸
納到橈管綜合征中。
1985年Carr、1992年Eaton提到骨間后神經終末支卡壓可引起腕背的酸脹和鈍痛,如
制動、抗炎等保守治療無效,則可切除一段骨間后神經終末支。1996年陳德松等.在臨床與
解剖研究中看到骨間后神經終末段跨越腕關節,腕關節掌屈時該神經被拉緊,故可使腕痛加
重,并認為該病是腕背痛的原因之一,且并不罕見。
(四)椎孔外頸神經及其分支卡壓癥